茱萸绛囊的基本介绍茱萸绛囊来自于上蔡县东汉时期蔡人桓景为避祸消灾,于9月9日登高于蔡国故城西垣中段的蔡河望河楼,佩茱萸囊,饮菊花酒,自此由上蔡广播天下,形成民俗,成为天下华人时逢重阳节的必佩之物。茱萸绛囊由传统的12生肖进步到眼下的凤凰报喜...

茱萸绛囊的基本介绍
茱萸绛囊来自于上蔡县东汉时期蔡人桓景为避祸消灾,于9月9日登高于蔡国故城西垣中段的蔡河望河楼,佩茱萸囊,饮菊花酒,自此由上蔡广播天下,形成民俗,成为天下华人时逢重阳节的必佩之物。
茱萸绛囊由传统的12生肖进步到眼下的凤凰报喜,喜雀登枝,孔雀开屏,仙鹤祝寿,鸳鸯情长,寿星捧桃,聚财进宝,一心爱国,和平之鸽,情系华夏等40多个品种,造型逼真,惟妙惟肖,内盛茱萸粉末,佩带芳香溢人。
茱萸绛囊起来自于东汉蔡人桓景登高避灾,俗成于晋、唐,盛于宋、明、清时,为天下华人重阳佳节的必佩之物。具备最强的民俗特点和文化价值,其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民俗魔力,直接影响着天下华人时适重阳佳节登高向上的民族文化精神。
自民国到今天,特别是建国以来和受1的冲击,该项民间工艺技术濒危近况紧急,能缝制茱萸绛囊者寥寥无几。张社女性离休后潜心挖掘茱萸绛囊缝制工艺,为这一传统工艺新的复兴又重开了新机。二00六年张社缝制的茱萸绛囊参加在深圳举办的全国工艺品展销会,二00六年被河南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